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唱响人与自然和谐曲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7日 12:21:10  来源: 云南网-香格里拉网
分享至:

  原标题:唱响人与自然和谐曲——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管理模式小记

  新绿萌芽,野花含苞,历经一个寒冬的滋养,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苏醒。再过一段时日,成片的杜鹃花将漫山遍野地开放,届时,这个主要以滇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将迎来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自1983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走过了35年的风雨历程,保护区管护工作者在雪山脚下唱响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和谐曲。

  社区共建共管共赢

  白马雪山保护区总面积2821.06平方公里,区内和周边社区共涉及德钦县和维西县的13个乡(镇),总人口占两县总人口的36%。35年来,保护区根据区内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创新管护手段,在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一条社区共管、国家公园模式管护之路。

  据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介绍,保护区成立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实行最严格的管护。这引起了日常生计来源严重依赖森林资源的群众不满,他们因此对保护区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保护区工作人员与群众形成了对立关系,工作难以开展,管护成效不高。面对管护工作的被动局面,保护区工作者开始探索管护工作与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共赢模式,选择了矛盾最为突出的局部区域开展社区共管。在保护区及周边21个村民小组中选定2个社区为共管示范村、7个代替能源示范村、5个防范野生动物危害示范村,建立县级共管领导小组、村级共管委员会,并在示范村建立了社区保护基金。成立滇金丝猴保护协会、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维西分会、白马雪山社区共管协会,向国内外保护组织申请项目和资金,开展了10多个卓有成效的滇金丝猴综合保护项目和滇金丝猴社区保护地等社区共管项目,有效推进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周边群众经济发展,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社区共管促进保护区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余文武在6年前成为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据他介绍,过去,村民没有经济来源,大多选择以打猎为生,保护区建立后,在管护人员的严格管理和耐心规劝下,村民们慢慢扭转观念,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如今,仅在响古箐上组就有10多个村民当上了护林员。

  “过去靠山吃山,不仅收入少,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今做了护林员,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水平也上去了,所以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余文武说。

  创新管护结硕果

  近15年来,保护区先后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瑞士苏黎士大学、北京动物园、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机构以及全球环境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展开广泛合作,把国际国内前沿的环境保护理念引入保护区和谐建设中,积极争取合作伙伴支持,从解决保护区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实施项目,教育引导群众投身环境保护,分享保护区建设红利,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10多年来,保护区在德钦县霞若乡格里、早坡、四卡、里底玛、吾事布顶、茸顶上下组、卡史、石茸、新村、扎爹、此独顶;维西县巴迪乡倮马,叶枝镇后箐,康普乡米腰,攀天阁乡南山,塔城镇史垮底、格花箐、柯公、响古、响古箐开展社区共管项目,开展农作物品种改良、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养殖蜜蜂、种植中草药、改造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建设卫生厕所、安装节柴炉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房屋建设木材、引水木槽代替材料,荒山造林等工作。另外,保护区结合各项目点群众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有效提高社区群众种养殖技能,拓宽经济收入渠道。

  通过30多年的保护,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数量和分布范围逐年增加。1983年保护区成立初期,区内有滇金丝猴800只,2005年调查发现增至1200只,2009年监测有1500只,目前,据正在开展的监测不完全统计已增至近3000只。另外,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1703种;哺乳动物有9目23科70属100种,占全国哺乳动物种数的16.8%;鸟类有371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83%。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独叶草、云南红豆杉、光叶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松口蘑、金铁锁、澜沧江黄杉、油麦吊云杉、云南榧树、冬虫夏草以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哺乳动物滇金丝猴、雪豹、金钱豹、云豹、水鹿等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鹳、黑颈鹤、金雕、黑金长尾雉等数量逐年增加。(何帝龙)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