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德钦县红坡村:产业党建两翼齐飞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8日 13:48:40  来源: 云南网-香格里拉网
分享至:

  原标题:德钦县红坡村:产业党建两翼齐飞

  走进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集体经济基地里一片片农作物生机盎然,一棵棵挺拔的核桃树硕果累累,一项项特色党建工作深入人心……初具规模的产业与特色党建工作为红坡村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两翼。

  集体产业欣欣向荣

  位于梅里雪山、白马雪山之间山谷中的红坡村,因地理条件限制,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是德钦县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党总支带领群众真抓实干,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硬化水泥路,家家户户通了电,一排排太阳能路灯照亮了脱贫路,饮水难题得到解决,农田“三面光”灌溉方便了,昔日破旧的土房变成了崭新的农家小楼,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增强了。“感谢党,感谢政府,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村民多追拉姆开心地说。

  为了解决增收难题,党员登巴和旺堆牵头成立了多个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村179户藏族村民全部入股合作社,形成“党总支+基地+贫困户”的脱贫模式,目前人均年纯收入9000多元。合作社主要发展白芸豆、葡萄、核桃、食用玫瑰等种植产业,并流转200亩土地发展养蜂产业。红坡村一组的一位村民说:“以前,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没有经济效益。现在,合作社带领我们种植玫瑰、向日葵、荞麦等经济作物和药材,收入提高了。”

  仁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药材、白芸豆、花椒等产业。合作社负责人说:“去年,合作社免费向村民发放秦艽苗,按照协议保护价收购秦艽,确保村民种有所得。”

  目前,红坡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业和国家扶贫政策。村党总支充分利用红坡村“抬头可见梅里雪山,回头可望白马雪山”的特殊地理区位特点,以及红坡寺、民族文化、秀美山川、清澈河流、宽阔牧场等资源,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党建工作风清气正

  为实现长治久安、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村党总支创新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抓党建促民族团结、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红坡村有9个党支部、120名党员,全体党员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每年的建党节,村党总支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向困难党员和村民发放人均500元的慰问金,向在校大学生的困难党员群众家庭发放2000元助学金,向生大病的困难户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救助金。村党总支还牵头成立红坡村大学生联合会,设立大学生关爱基金,给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2000元关爱基金,每个受助大学生毕业找到稳定工作后自愿返回2000元以上作为关爱基金,通过循环帮扶的模式,促进全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在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活动中,村党总支以“5+X”主题党日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每月至少到各支部开展宣传教育1次。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村党总支组织开展登巴·金安暨民族团结日活动,表彰一批和谐家庭、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推出一批正能量人物。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村干部分别联系、挂钩农村党员户,农村党员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度,实行村“三委”成员包片上门服务,每名班子成员分包1个村民小组,定期走访,宣传党的政策、征求村民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完善各小组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规定红事不超过12盘菜、白事不超过4盘菜,营造了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吴姗蕙)

责任编辑:李欧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