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迪庆新气象】这个“康巴江南”小镇 深藏着众多民族手工艺大师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7:17:08  来源: 云南网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康巴江南”的美称。在这个雪域高原上的小“江南”,不仅有葡萄、油橄榄等特色产业,更有特色养殖、中药材、民族手工艺等优势产业,众多民族手工艺大师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在民族大团结的底色上,绘制出文化交流交融的美丽画卷。

  19日,“新时代新气象”——迪庆网络主题采访记者团走进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在这里,记者了解到“纯手工”的藏装制作技艺,体验手工木碗的制作流程,了解民间手工艺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坚持,以及他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的坚守之心。

特色藏族服饰的传承者卓玛

  卓玛:奔子栏特色藏族服饰的传承者

  在奔子栏镇,传承着独特的藏族锅庄文化,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服饰文化在奔子栏藏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锅庄服饰则是锅庄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卓玛是德钦县奔子栏人,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为弘扬藏族服饰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卓玛说,她自幼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熏陶,热爱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立志要担当传承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使命。卓玛的父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藏族服饰的制作,她从小耳濡目染,从长辈那里学习了藏族服饰制作技艺,并将之传承与发展,现在她正将此项技艺传授给她的下一辈,希望能代代传承下去,为民族服饰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迪庆地区的藏族服饰既与其他地区的同民族服饰有共同点,又保留了本地区的特色,其注重色调的搭配,以颜色的鲜、艳为基调,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而奔子栏的藏族服饰也与其他地区大异其趣。普米族式的大包头,蒙古式的夹袄,彝族式的百褶裙,显得独特而美丽;妇女服饰色彩鲜艳协调,典雅端庄,一般穿藏族传统服装,佩戴镶有珊瑚、玛瑙、绿松石、海贝化石等的金银饰物;男子亦穿传统服装,服装上不镶动物毛皮,不佩腰刀,充分体现了奔子栏人保护生态、关爱自然的美德。

特色藏族服饰的传承者卓玛

  目前,奔子栏藏族盛装是康巴地区极富成名的民族服饰品,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手艺人逐年减少,使这种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服饰加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走出藏装地域性限制发展缓慢的因素,卓玛将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迪庆州本地的资源条件和优势,通过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手段,将本地的人文和自然特色在自己所制作的藏族服饰中体现出来。

  而今,卓玛被授予卓玛(藏族服装缝制工艺)云南省民族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并创办了德钦县奔子栏恰增卡民族传统服饰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奔子栏服饰1300多年的文化代代相承。据介绍,其藏装从设计到制作,剪裁、缝合、熨烫,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精心缝制,古老的工艺,淳朴的味道,非工厂大批量生产,慢工而出精细活。

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手工艺品——木碗

  益西:希望奔子栏的工艺品走出藏区 走向世界

  奔子栏除了传统服饰独具特色,还有一个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手工艺品——木碗。

  相传二十世纪初,噶丹东竹林寺六世扎唐活佛在前往西藏的时候,得到了景德镇官窑烧制而成的康熙粉彩瓷糌粑盒,活佛回到故乡之后,引导传统木制品工艺人根据其造型制成了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具有奔子栏特色的木质糌粑盒。借茶马古道商人将糌粑盒带到西藏、青海等地区,从此奔子栏镇木碗和糌粑盒声名鹊起。不仅让糌粑盒成为藏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为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益西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的手艺可不一般。2004年,他创办了奔子栏镇残疾人手工艺制品厂,办厂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自我价值。而今,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奔子栏木碗走出藏区,走向世界。

  建厂以来,益西先后雇用了一百多人,大多数为残疾人,其中还有五保户、建档立卡户。有两位残疾人在厂学到手艺后,回到家开办起了家庭作坊。

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手工艺品——木碗

  2010年公司更名后,为促使公司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益西本着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原则,积极与其他民族手工艺大师交流沟通,邀请成都土漆工艺大师、贵州苗族银器工艺大师、维西傈僳族木制品手工艺传承人,设计出以金色木碗和糌粑盒为代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系列新产品,参展在上海旅游推荐会、民博会、芒康艺术节,并获得人们的喜爱。通过扩大销售,提升了木碗、糌粑盒的知名度,产品远销海内外,小小的木碗和糌粑盒已经成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

  木制工艺品的选料所采用的是树木根或茎上结成的树瘤,这种料制作出的木碗质地硬、花纹美、不烫嘴、不变味,且不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生态环保;木制品所用的漆是天然环保的土漆,土漆是一种原生态的高级涂料,不添加任何色素,无毒无味,土漆制品很少出现爆裂纹和塌漆皮,历久长新,多年使用仍能保持光泽,使用土漆还包含有祈求幸福吉祥的含义。

  回溯奔子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正是各族人民在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中留下的一桩桩共同团结进步的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奔子栏的手工艺匠人们努力让本民族的文化更具包容性,不断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云南网记者 朱清然 李亚芬 摄影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