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永远跟党走——记迪庆州委党校离休干部朱剑锋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16:11:57  来源: 云南网-香格里拉网

  原标题:永远跟党走——记州委党校离休干部朱剑锋

  初夏,处处绿意盎然。迪庆州驻丽江干休所里郁郁葱葱,一树树樱桃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是红得耀眼。在这个闹市中的世外桃源,住着我州目前最年长的离休干部朱剑锋。他1947年参加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做过地下工作,又服从党组织安排,从省城昆明来到迪庆,在迪庆工作了30多年。他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的历程。

  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剑锋1922年8月出生于“滇红之乡”凤庆。1940年,18岁的朱剑锋考上云南大学政治系,离开家乡来到省城读书。虽然昆明地处后方,但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天气晴朗,就经常有日本飞机来轰炸昆明。警报一响,市民就要逃到城外的山头上、树林里躲避空袭。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前线节节败退,日本人打到贵州都匀,云南腾冲也被日军占领了。贪官污吏横行,官商勾结,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朱剑锋曾亲眼看到,华罗庚教授穿着一件后背补了一大块补丁的长衫上街;由于大学里教书的工资养不活全家,朱自清教授只能到中学里兼课;闻一多刻图章到街上出售,以维持生活。而一般工农大众,更是饥寒交迫。昆明街头,每到冬天都会有不少人冻死在街上。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清道夫、警察向城外搬运尸体。假期朱剑锋回凤庆老家,在滇缅公路沿线经常可以看到饿死在路边的士兵。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在进步人士的号召下,当时昆明每天都有集会游行,形成一股学生运动的潮流,但时常会遭到反动政府的镇压。“一二·一”4烈士倒在国民党的屠刀之下,后来李公朴也遭到暗杀。参加完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办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以后,闻一多在回家的路上,也被反动派枪杀了。同学和教师的鲜血,不断警醒着朱剑锋,他深刻认识到,不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前途。从那时起,朱剑锋就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大学毕业后,朱剑锋到昆华中学任教。1947年下半年,在昆华中学教师、中共地下党员杨东灿的介绍下,他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从此,朱剑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次,为了避免特务的干扰,主题为“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昆明大中学师生集会临时更改会场,朱剑锋接到了党组织的命令,让他马上通知在南箐中学的集会领队。因为时间紧迫,朱剑锋到校门口租了一辆自行车,急忙赶往南箐中学。当时昆明西站到南箐中学的公路正在翻修,骑车非常困难,他用尽全力,才赶到南箐中学完成任务。因一天劳累,朱剑锋急性阑尾炎发作,被同事送到昆华医院治疗。第二天清晨,昆华中学地下党的负责人专程来到病房告诉他,反动政府已解散昆明大中小学,展开大逮捕,朱剑锋被列入黑名单,组织让他当天下午就到大观楼乘船到石林圭上参加朱家壁领导的“边纵”。

  昆明宣布解放后,解放大军进入云南,开展了对旧政权的接管工作。1950年初,昆明调整教育机构,昆华女子职业学校与昆华工业学校合并为昆明工业学校,任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负责人高国泰为校长,原昆华工校地下党负责人为副校长、党委书记兼管教学工作,朱剑锋为副校长、团委书记。

  参加土地革命

  1950年7月,团省委安排朱剑锋到重庆西南团校学习。半年多的学习结束后,朱剑锋回到昆明。团省委组织部长田桐生告诉他,党组织要求家庭出身地主、资本家的地下工作者,必须参加一次土改锻炼。团省委建议让朱剑锋参加团省委组织的支援边疆丽江工作队,到丽江地区组建团地方工作委员会,并在丽江参加土改。

  提及这段历史,朱剑锋说,当时他对这个任务满怀信心,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早年华北进行土改时,党中央制定过一个土改法大纲,地下工作者就传阅过土改法大纲的小册子。到西南团校学习时,又学过“社会主义新中国,必须消灭剥削阶级,全人类才能得到解放”的理论,他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准备,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任何困难都可以完成,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3年后,丽江全区所有县的土改工作已全面铺开,地委抽调50多名干部,组成赴维西县的土改工作队,由朱剑锋当队长,奔赴维西县开展土改,并担任在维西县建立团县委的任务。1953年春节前,朱剑锋带着工作队来到了维西县。第一批土改工作结束以后,县委安排他全力抓建团工作。在全县共青团员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王光北担任团县委书记,朱剑锋被选为专职副书记。

  土改后期,维西县委发动了一次大讨论,“拿到土地以后,我们应该再干点什么?”有的提种好庄稼,丰衣足食,有的提出到山上毁林开荒,增加收入。朱剑锋想到有次在攀天阁公社糯各洛山脚下看到4户人家种出了稻谷的事,就同县长李万华商量,把坝子周围6个村的村长召集起来到种稻谷的农民家开一个现场会,商讨各村种稻谷的事情。

  现场会那天,农户拿出种出来的谷子让大家参观,这种谷子与一般谷子不同,谷壳带黑色,碾出来的米也微黑,米上还有一条红线,吃着很可口,还带有一点糯米的香味。为了种稻谷,迪姑土改工作队发动群众,从美乐村引来了一股山泉水灌溉稻田,从此,攀天阁的各族群众不断扩大种稻面积,创造了高海拔种成水稻的奇迹。

  听说近10年来,攀天阁乡历届党委、政府把“老黑谷”品牌打造当做工作重点,成立了“老黑谷”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黑谷党支部,举办“黑谷”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提升打造绿色有机“老黑谷”品牌,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后,朱剑锋感慨地说:“事实一次次地证明,就是要铁着心跟党走,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过。”

  创办《维西报》

  朱剑锋在维西县委会农业生产办公室工作时,每周一次向各公社党委书记电话收集各公社工作汇报,收集好后,如有紧急情况,立即向县委书记口头汇报,一般是把各公社汇报情况加以综合,编成一期《维西农业简报》分送县委常委。

  当年,兼任维西县委书记的张光辉,让县委会农业生产办公室把《简报》改为《维西报》,除农业以外,把维西各行各业情况也包融进去,让县委能够从这份报纸了解掌握全县近期基本情况,指导全县工作。

  开始办报时,有华世锡、翟定远和朱剑锋3个人,不到1年,华世锡调离了工作岗位,《维西报》只有翟定远和朱剑锋2人,朱剑锋负责组稿改稿,翟定远负责编排,2人一起刻蜡版、油印、发行。刚开始,报纸只发行到县委委员。县委看到报纸很受欢迎,决定扩大发行面,分送各大队、各单位、各学校,报纸没有订价,机关职工个人需要的,都可以到县委农业生产办公室索取。这样一来,报纸由原来的每期几十份,逐步增加,最后发行到500多份。

  回忆起办《维西报》的历史,朱剑锋说:“党的报纸,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生活。”他当时在县委农业办公室,专门做农业生产的上传下达工作,掌握全县的农业生产情况,这也是《维西报》反映全县农业生产的来源。全县教育卫生、财经贸易各部门的领导每次向县委的汇报,县委都通知他去参加,他也结识了杨浚、曾仲藩、木天东等一批积极提供新闻素材的通讯员,经常向《维西报》送来反映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稿件。因报纸办得较好,云南日报曾经从《维西报》摘录选登稿件。当时考虑到维西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报纸语言要通俗易懂,朱剑锋等几位“编辑”编发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句子,如“芒种忙种忙忙种,忙种之后大丰收”“夏至茫茫,点火栽秧,早栽吃白米,晚栽一包糠”,后来成了当地农民的顺口溜。

  有一年的冬末春初,当麦苗长到两尺多高,正在含苞待放、扬花吐穗的前期,忽然来了一场暴雨,紧接着大雪纷纷,地面的雪足有一尺多厚,把麦苗也压倒了。攀天阁公社、白济汛公社、康普公社发动群众到麦田里用树枝搭架子,竖麦苗。这时,叶枝公社党委书记杨耀文在会上的汇报中谈到,叶枝的几个老人告诉他,历史上每隔7、8年,就会出现这样的灾害,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抢时间在田埂上挖开排水口,很快将积水排尽,不让麦苗泡在水里发黄腐烂,待天晴以后,雪化了,麦苗就会慢慢地立起来。会后,朱剑锋赶紧写出《叶枝公社党委,接受老农经验不竖麦苗,排水防涝,抗击雪灾》的报道,各公社根据县委指示,召开了老农座谈会,总结出不少抗灾办法,刹住了大规模发动群众,到麦田里搭架竖苗之风,使全县抵抗雪灾的工作走上正轨,取得成效。

  1963年,机构大调整,维西县委农业生产办公室归并到县政府农水科,朱剑锋调到农水科工作,翟定远随后调到丽江地委丽江日报社工作,随着两位“编辑”的工作调动,维西报便停刊了。提及办报的这段历程,朱剑锋说,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一个人要身兼数职,要采要编还要刻印,但看着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印刷出来,又被读者一抢而空的场景,觉得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维西工作了近30年后,朱剑锋调到州委党校任教师,1986年,他从州委党校离休到丽江定居。1995年,因为“为云南边疆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表彰。回顾自己的过往,朱剑锋说,自己经历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挫折和崛起的一百年。现在,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变,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时常向儿孙提及,他有一个炎黄子孙共有的梦,他希望后辈们能替他实现这个梦,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记者 朱洁)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