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全省首个寒温性针叶林高海拔无人机场正式投入使用 白马雪山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实现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0:17:00  来源: 云南网-迪庆日报

原标题:全省首个寒温性针叶林高海拔无人机场正式投入使用 白马雪山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全省首个寒温性针叶林高海拔无人机场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投入使用。此举标志着该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监测迈入远程化、自动化、数智化新阶段,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高海拔区域创新实践的新样本。

无人机场位于曲宗贡生态监测站,采用大疆机场3(M4TD)系统,具有远程控制、自动充电、全天候运行能力,支持昆明指挥中心与站点双重调度,可保障复杂环境的应急响应。无人机搭载4800万像素高清相机+热成像传感器,可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与夜间动物活动数据,为滇金丝猴监测、生物量评估、碳汇测算提供关键数据。

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室副主任李琴表示,新系统让全域覆盖、消除盲区成为可能,以往数日的工作量如今数小时即可完成,监测效率与精度的提升,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的生动体现。

该项目也是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落实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遥感监测数据生产能力、推进手工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任务的重要成果。自2019年起,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构建以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地面监测为支撑的多维度生态观测体系,覆盖植物、动物、土壤、水体、碳汇等要素,涵盖6个垂直植被带,通过10块植物固定样地、4条动物监测样线及红外相机网络,实现寒温性针叶林典型生态系统的长期精准跟踪,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2023年,该案例还获评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其多部门协作、多技术融合、多要素覆盖模式,深度契合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天空地海一体化、数智化转型、遥感监测能力升级等核心任务,是迪庆落实国家战略、推动生态保护现代化的典型范例,也为全国同类区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路径。(此里只玛)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