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8月28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金宝轩率队做客《金色热线》直播节目时,详细介绍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在防汛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该机制自2022年建立以来,已成为我省防汛预警“叫应”体系的重要支撑,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范能力。
“1262”机制通过气象预测数据,为全省各部门提前12小时、6小时、2小时发布精细到县、乡镇的强降水落区预警,形成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应急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从灾后应对到灾前预防、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的“两个转变”。同时,该机制高效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联动,显著提升防汛救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全省的“1262”机制及地灾防治特点,制定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1262”递进式防范应对叫应工作机制》,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叫应体系,形成“研判—预警—叫应—响应”工作闭环。在风险研判阶段,实行“综合值班+地质灾害”24小时双值班制度,运用“双模型+一分布”叠加分析,将气象预测数据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测模型,与地面监测网监测预警模型进行套合,再叠加隐患点+风险区分布数据,综合研判确定重点风险防范区。
此外,我省还推出了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规定,对发现灾害前兆,及时组织撤离避免因灾人员伤亡的村委会、村小组和企事业等单位,及首先发现灾害前兆信息及时上报或主动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的个人给予奖励。奖励共分为四个等级,其中避免因一次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100人以上的个人奖励3万元、单位奖励5万元。奖励由灾害发生地的乡镇申报、县级初审、州市审核完后兑奖,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