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丁:用青春培育桃李
21年光阴如梭,从德钦县条件最为艰苦的羊拉乡一师一校,到如今的德钦县示范小学,吉丁用自己的青春见证了德钦教育事业的沧桑巨变。他从一名师范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以热忱与担当诠释了“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千钧份量。
2002年,吉丁从迪庆师范学校毕业。两年后的6月,24岁的他毅然踏上前往德钦县羊拉乡的征程。乘车两天抵达乡政府后,剩下的路,只能靠双脚丈量。次日凌晨5点,他从乡政府出发,徒步一整日,直至夜幕低垂,才终于抵达顶拉村民小组。眼前是一栋四面透风的土掌房、几张残破的桌椅——这便是学校的全部。强忍住泪水,他就在这里扎下了根。
坚守云南最偏远的羊拉乡
在云南最偏远的羊拉乡,吉丁一守就是7年。他先后任教于一师一校教学点、村完小和中心完小,辗转于顶拉村小、羊拉村完小、甲功中心完小,将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那时交通极其不便,从县城到羊拉往返需一周,乡村公路还常因塌方中断,他经常整学期守在学校。
令他最难忘的是,因通信阻断、路途遥远,在儿子出生一个多月后,他只能在假期见到第一面。回首往事,吉丁却无怨无悔:“羊拉的7年,是我一生最珍贵的经历。别人说那里艰苦,但在我看来,羊拉其实是个好地方。”在他心中,羊拉的乡亲质朴热情,由衷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格外重视子女教育。吉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7年耕耘,终结硕果。因责任心强、勤学善教,他所带班级教学成绩连年在校区名列前茅。更可喜的是,调入甲功中心完小后,所带班级取得全县第二的优异成绩。
用心培养山区孩子
2011年,吉丁调入德钦县示范小学,在这里任教14年来,他带了五届毕业班。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言出必行的品格,2017年,吉丁被任命为德钦县示范小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难能可贵的是,担任副校长的9年间,他从未离开过心爱的讲台,时至今日仍然担任高年级主科教师。
他是学校里最忙碌的人:备课、上课、管理,家人不忍心看他如此辛苦,劝他辞去行政职务,在他们看来,教学副校长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付出多、回报少。但吉丁从不计较这些,他常说:“承担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要想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发展,他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吉丁带领教导处、教科室深入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胆推动课堂改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建立并落实了集体备课、公开课、研讨会与闲聊式教研常态化机制,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在交流中促进,在学习中提升”的目标。学校得以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全校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用心付出 桃李满园
21年的辛勤耕耘,让吉丁早已桃李满天下。如今,他教过的许多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学生们时常结伴前来探望恩师,看着孩子们成长成才,这是吉丁最为高兴的事。
辛勤的付出终得累累硕果。他连年获得教学成绩奖,一大摞鲜红的荣誉证书,默默诉说着他21年在教学一线的坚守与奉献:他先后获评县级、州级、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016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第二届“星光奖”“优秀教师”殊荣,2017年获评州级“优秀教师”,2020年被评为德钦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23年荣获“迪庆州教育发展学科带头人”。
从青涩毕业生到成熟教师,从偏远一师一校到德钦县示范小学,吉丁的脚步未停,热忱未减。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乡村教师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如今,他依然忙碌在校园里,用智慧与热忱,继续温暖着雪域高原的课堂,照亮着孩子们前进的道路。(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