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 | 王文军:在田野里放飞希望
在海拔3300米的迪庆高原试验田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迪庆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文军单膝跪地,手捧种苗凝神观察。25年来,这位高原农业科技工作者用双脚丈量迪庆的每一片土地,将青春倾注于青稞、燕麦、荞麦的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工作中。
“科研成果不应用到生产中就失去了价值。”王文军常说,“农艺师的办公室应该在田间地头。”
他常年深入基层,每年下乡超过110天,开展室内培训超百次。针对高原农业发展瓶颈,他专注青稞、燕麦、荞麦等特色作物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区试任务,成功选育并推广“云稞1号”“迪青系列”“迪苦系列”“云荞1号”等7个适应高原环境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万亩,实现增收1400万元、节支600万元,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过去迪庆高原试验田基础设施简陋、科研设备陈旧,缺乏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老百姓沿用祖辈传下来的老品种,亩产不到两百公斤。王文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乡亲们辛苦一年却收获不多,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作为科技推广带头人,王文军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种植荞麦、燕麦等新品种45.11万亩、推广新技术1.66万亩,新增产量930.20万公斤,新增产值4562.14万元。他主持的青稞高产高效项目累计推广面积19.43万亩,新增粮食超1.16万吨,带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2022年,王文军担任德钦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后,全力协调9个产业组开展精准科技服务。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科技帮扶任务落实。他主持制定《迪庆州无公害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编写产业发展规划及方案10余份,参与出版专著1部,发表技术论文6篇,培养业务骨干16名,真正把论文写在了高原大地上。
王文军的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曾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2022年被评为“迪庆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州级农业农村系统“优秀工作者”。他用25年的坚守与创新,展现出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敬业奉献、服务振兴的崇高精神。
“我这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让高原的青稞、荞麦、燕麦等农作物长得更好,让乡亲们的饭碗端得更稳。”望着连绵的田地,王文军目光坚定。(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