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绿荫生“金” 金沙江畔林下种植结出助农增收硕果
在香格里拉金沙江畔的上江乡仕旺村,香格里拉市禧裕谷农耕文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林间基地已从昔日的试验田,发展为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乡村产业样板,其主打“新红利野山椒”种植,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用林下种植的“绿色实践”为当地乡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走进禧裕谷公司的林下种植区,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果蔬与泥土的混合清香。在一排排林木的荫庇下,成片的辣椒挂满枝头,进入采收期,工人们正在负责人和利全的指导下进行最后的管护与采收前准备。
回顾基地发展历程,其林下种植模式始终聚焦市场需求与农户利益。从最初小规模试种辣椒、黄瓜品种,到逐步形成“种苗培育-生态种植-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的全链条体系,负责人和利全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稳健的产业路。凭借优质品种与可靠品质,基地农产品长期保持订单销售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顾虑,更建立起稳定的市场口碑。公司聚焦“新红利野山椒”的种植、推广、回收与加工销售,从最初小规模试种,逐步形成“种苗培育-生态种植-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全链条体系。其农产品长期以订单模式销售,每年与外商签订2000吨以上干椒长期供应合同,同时对接国内6家干货厂家,销售额也从初期一二百万元增长至七八百万元。
目前,禧裕谷公司依托当地不断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种植选择,更助力林下种植效益稳步提升。公司专门成立的技术服务团队,常年为香格里拉的种植户无偿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服务,并实行保底回收,带动大批有劳动力、懂种植技术的农户及合作社参与,成为产业发展的“技术后盾”。
在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支持与省级林权改革政策红利的双重推动下,公司深化“企业+基地+农户”协同发展模式,结合“联企带农”机制有效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林下种植。据测算,农户种植野山椒每亩利润可达7465元,市场行情好时亩收入超万元,若推广种植达1万亩,可带动五六千户农户增收。另外,公司也正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积极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以拓展线上销售,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平台。
如今,这片扎根林荫的种植基地,已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实践,既守护了金沙江畔的绿色屏障,更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的绿色活力。(迪吉卓玛 江初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