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头图 >> 正文
铸牢共同体 美丽新迪庆丨民族团结花开正艳 庆福村里幸福路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15:25:12  来源: 云南网

  

  金秋时节,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庆福村内生机勃勃,村庄干净整洁、村边沟渠中流水潺潺、采摘园里硕果累累……

  在这里,居住着傈僳、汉、纳西、彝、白、普米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大家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近年来,庆福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发展为根基、文化为纽带,共同绘就出一幅“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民族团结幸福画卷。

  产业共兴促发展

  在庆福村的福聚满园采摘家庭农庄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阵阵果香,游客们来到这里体验亲手采摘水果的乐趣,农庄的负责人黄文丛正忙碌着把采摘下来的苹果称重、打包。

 

  “这里海拔高,气候条件独特,加上科学管护,使得园里的苹果口感更甜、品相也更好,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看着满树的苹果,黄文丛满脸笑意。在45亩的采摘家庭农庄里,除了种植高原苹果,还种植了鲜食草莓和盆栽蓝莓。

  2021年,结合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由庆福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维西福聚满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这个采摘家庭农庄。2022年首次挂果后,吸引了县城周边游客采摘、采购。2024年,采摘家庭农庄收入1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

  福聚满园采摘家庭农庄是庆福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的代表之一。“村里还建成了糯山药、蔬菜大棚、苗木孵化、连片中药材种植四个基地。”庆福村监委会主任李丽彪说,庆福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养殖业规模,带动各族群众增收,推动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何让产业发展走得更实更稳?庆福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铮驭介绍,该村积极探索“农文旅”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条,走好融合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农家乐、火腿厂等产业,设计注册“庆福臻农”公共品牌商标;打造旅游环线,推出特色美食、休闲采摘、徒步旅游、生态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随着村内产业的不断发展,庆福村人均年收入从五年前的8000元上涨到如今的19000多元。2023年庆福村通过固定资产出租、土地流转、果蔬销售等多种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3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百余人,让各族群众在共同致富中交往交流交融。

  村内共建聚民心

  2020年,庆福村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2022年,被评为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是庆福村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写照。

  行走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庆福村中,村庄道路干净整洁,路边沟渠流水清澈见底,村里房屋错落有致,房屋墙面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墙绘与房屋旁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

  打造美丽宜居的村庄,庆福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下功夫。据介绍,庆福村围绕“激、拆、围、清、建、引、业、治”的要求,聚焦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坚持质量优先、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引导群众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开展“一角钱工程”筹措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障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化、常态化。

  人居环境靓起来,文明乡风活起来,群众精神富起来。庆福村引导各族群众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村规民约、积分超市兑换等制度方面落实落细。弘扬传统美德、学习先进典型,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桥梁纽带”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党的政策宣讲有机结合,大家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提升。

  “我们提倡重视教育、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四种风气。”经过不断努力,庆福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大家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并在“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个人”评比活动中挖掘、树立一批积极向善向上的党员及群众先进典型,让文明好家风走进家家户户。通过依法治理、群众自治和文明创建三手抓、三促进,全村各族群众共创幸福生活的热情高涨,营造了民族团结、乡风文明、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文化交融暖情谊

  “前面是龙王庙森林公园,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村里的各族群众都会在这里聚会祈福,互相分享美食。”

  李丽彪边走边介绍,龙王庙是庆福村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各民族群众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证明。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驿站,是大理剑川到达维西县再到西藏的必经之地,当年经过的马帮都会到这里休息和进行货物分拣。2019年,村里对龙王庙进行了修整,使这里从原来的马帮驿站变成了各族群众日常休闲娱乐、增进交流的景点。

  依托茶马古道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庆福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七一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本土情人节、杜鹃花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活动,各族群众在艺术共创、赛事共办、文化共守中增进情谊。

  在庆福村的民族团结广场,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运用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维西青年歌手大赛、全民健身健步走及射弩比赛系列活动,包括民族歌舞展演、庆福美食体验及篝火晚会等,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同时打通了文化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庆福村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郁。

  在庆福村,不管是藏历新年,还是傈僳族阔时节、彝族火把节等,大家都会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吃饭。尤其是中秋节和大年初六,全村所有人聚在一起共庆佳节,这种做法已持续了几十年。各民族群众间相互通婚占60%以上,各族群众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了真心朋友、结得了美满姻缘。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谋发展,让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幸福之路越走越好。

  云报全媒体记者 常旭辉 贡秋次仁  

  迪庆州融媒体中心 陈义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