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红军桥畔家园美 上桥头村民奔向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4日 14:34:00  来源: 云南网-迪庆日报传媒

原标题:红军桥畔家园美 上桥头村民奔向幸福新生活

“往昔峥嵘先烈彪炳千秋

今朝盛世万民继往开来”

岗曲河畔的微风轻轻拂过

红军桥上显眼的题字

静静地诉说着曾经那段

惊心动魄的红色历史

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

村民们如今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36年5月5日,红二、六军团在中甸休整后,红二军团离开县城,经尼西,向四川甘孜、得荣进发。7日,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红军进入尼西乡幸福村上桥头村民小组。在过岗曲河桥前往资纳腊垭口时,遭遇反动武装袭击。战斗中,红二军团五师参谋长汤福林、连长肖学志和十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当时村民看见埋伏的民团,又听闻‘汉人’要来,便全都躲到了山谷里。村里的教书先生廖扎安在路旁悄悄留下了木牌提醒红军周边有埋伏。战火平息后回来,大家发现家里留的鸡一只没少,家里的一针一线都未被动过,才反应过来路过的红军是好人。”廖文华向记者提起儿时爷爷经常讲的故事。

解放后,为纪念这段红色故事,当地村民向政府申请资金,自己出工出力修建了“红军桥”,忆往昔峥嵘,也教育着后人不忘历史、砥砺奋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廖文华这样感叹。他9岁便跟着爷爷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木碗厂学习手工木碗制作技艺。时常在老人堆里听红色故事了解战乱年代的不易,也看到每月只能拿到20来块钱工资时生活的艰辛。在和平的年代,凭借着儿提时代便耳濡目染、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红军长征精神,廖文华将上桥头村民小组独有的手艺——藏式木碗制作传承了下来,自己开厂赚钱过上了好日子。同时,他还先后带出了30多个徒弟,让贫困群众一起勤劳致富。

谢珍姆一家在香格里拉“8·28”“8·31”地震后因无法就近务工还不起贷款生活陷入了困境,得知情况后,廖文华主动教他们手工木碗制作技艺,还预支工资帮助还贷。如今,谢珍姆家也做起了自己的厂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上桥头村民小组像廖文华、谢珍姆一样从事手工木碗制作、销售的就有14家。尽管经历了地震灾害,在国家易地搬迁政策扶持下整组搬迁后的村民依然奋勇直前,继续传承好手工木碗制作工艺、种植黄果树、养殖尼西鸡,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继往开来,用自己的双手在红军经过的地方创造幸福新生活。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