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维西傈僳族阔时节风俗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15:53:00  来源: 云南网-迪庆日报

  原标题:维西傈僳族阔时节风俗

品尝美食

汉族扬琴调

乐器合奏

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

制作菊律

手抓饭

吹笛子

阔时节射弩仪式

美味佳肴

  “阔时”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新年,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一年中最主要、最隆重、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

  1991年,维西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维西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傈僳族阔时节为维西县民族节日的报告的决议,决定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为法定的阔时节,全县放假三天,各族人民共同欢度节日。

  阔时节特色活动

  “阔时”来临,傈僳族村村寨寨宰猪杀羊,酿制水酒、捏酒,家家户户忙着煎制天糈米和糯米粑粑,开展对木刮、跳瓦器、射弩等歌舞表演和竞技活动。当天,还将采摘的青松枝叶铺撒庭院,举行除旧迎新、祈祷、祭献仪式,祈福新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美食手抓饭

  手抓饭是傈僳族美食的代表之一。根据傈僳族菜谱的记载,手抓饭的原料包括大米、鸡肉、猪肉、火腿、花生等,荤素搭配,是主食和副食的完美结合。在介绍傈僳族饮食习俗时,人们常说“傈僳族喜欢粮菜混吃”。这种“混吃”并非简单的“饭菜一锅煮”,而是多种原料、多种制法、多道工序和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

  在品尝手抓饭时,通常搭配自酿的低酒精度的水酒,并演奏傈僳族乐器,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傈僳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中也有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征。

  傈僳族舞蹈瓦器器

  瓦器器舞蹈以傈僳族自制的菊律(六孔笛)、吉资(二弦提琴)、起本(四弦琵琶)三大件传统乐器伴奏,只舞不歌。演奏时,各种乐器按自己固定的和弦进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高音乐器菊律为舞曲的吹奏主旋律,低音乐器起本、吉资作为伴奏,不同的舞步跳出相应的节奏,纵向和横向有机结合,形成了和声效果。

  菊律意为笛子,是瓦器器舞蹈乐器中的定音标准,有“菊律一奏响,吉资、起本跟着来”的说法。制作菊律,须得选择两年以上的空心竹,按照一定的尺寸切割、明火烘烤,在阴凉处放置一年以上方能进行下一步制作。打孔是制作菊律的关键环节,按照一定的规律打上记号,将特制的铁器烧热,逐一从记号处打孔,打孔的力度要把握适中,打完6个孔后进行试音。

  吉资意为二弦提琴,型号有大(长70至80厘米)、小(长41至52厘米)两种。在夏秋两季上山砍回木材,待自然风干后进行剖模,然后做共鸣箱、定弦栓、定弦槽,经过抛光,放上琴弦定音,外弦定为2、内弦定为5,也有外弦定为4、内弦定为1的,手拉弓采用柔韧性好的竹或木条拴上马尾制成,长约39厘米。

  起本,又叫器美。意为四弦琵琶,型号分大、中、小三种。起本高低不同的和弦,富于地方风情的韵律,轻快活泼的节奏,构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乐章。起本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木材按照一定比例分为把手和共鸣箱。共鸣箱用手工凿成浅瓢状,打磨后放置一年,盖板选用桦木板,切割匹配。两块板材的黏合,以前没有化学黏接剂,多选用一种叫黏菇的植物根茎。用竹片轻轻刮下肉质根茎,涂在边缘,扣上盖板,用重物压制半小时,两块木材便合二为一。经过打磨制作、定弦栓、定弦槽,放上琴弦定音,一把起本就制作完成了。选择的木材不同,起本的音质、音量也不尽相同。(张燕 部分图片来自维西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