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迪庆:小餐桌折射民生大变化
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再到自由采购,从空荡荡的菜篮子到食材丰富的餐桌,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迪庆州各族群众餐桌上的食物品类越来越丰富,折射民生大变化。
吃顿饱饭是最幸福的事儿
家住德钦县燕门乡的斯那永次老人已经90岁了,尽管晚年生活很幸福,但过去的艰苦生活永远是他心中抹不去的记忆。“我小时候,粮食紧缺,食物是定量供应,我家有10个兄弟姐妹,根本不够吃,有时候饿急了,会去捡马粪里未消化的青稞粒,用水淘洗后直接吃。”老人回忆说。
当时,群众餐桌上的主食是玉米面和青稞面等粗粮,蔬菜以大白菜、土豆为主,逢年过节,能吃顿饱饭是最奢侈的事。
“以前逢年过节家里只杀一只鸡,全家十多口人就得按照老幼顺序瓜分一只鸡,轮到我时往往只剩一点肉渣了。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鸡、鸭、鱼这些荤菜只要想吃,随时吃得上。”斯那永次老人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迪庆州粮食生产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全州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屡创新高,为各族群众吃饱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各族群众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质的飞跃。
饮食从单一到多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饮食文化的融入,不仅丰富了高原地区老百姓的餐桌,更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鲜、蔬菜等原本在高原稀缺的食物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现在年夜饭的花样越来越多,今年我就去菜市场买了不少螃蟹、花甲等食材做了一桌海鲜宴。”家住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的卓玛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迪庆高原,随着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迪庆藏餐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融合。糌粑、酥油茶等传统美食依旧受欢迎,但更丰富的食材和更多样化的烹饪方式被引入。汉族、纳西族、白族等多民族饮食文化在此交融,藏餐厅的菜单上也出现了如香酥排骨、红烧肉、傣味凉拌木耳等各种风味的菜肴。这些变化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高原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迪庆州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青稞、食用菌、葡萄、中药材等高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老百姓的餐桌更丰盛,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青稞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深加工产品如青稞啤酒、青稞饼干等远销国内外,赢得了市场认可。食用菌产业成为迪庆的一张名片,尤其是松茸,年产量占据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份额。葡萄产业屡获国际殊荣,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璀璨明珠。截至2023年底,全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9万亩,综合产值6.14亿元,涉及种植户0.5万户,实现人均收入3500元,户均收入1.38万元。通过引进现代种植技术和加工手段,迪庆中药材产业基地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2.58万亩,年产值约8.43亿元,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畜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逐步形成了以牦牛、藏香猪、尼西土鸡等高原特色畜禽养殖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提升了养殖技术和市场对接能力,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累计认定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2家,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2234个,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1151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10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10个。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长。
如今,迪庆州的美食不再局限于雪域高原,而是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香格里拉牦牛干巴、冰酒、辣椒罐头、藏梨膏、藜麦青稞粥等高原农特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商品,远销国内外。松茸、黑松露等珍贵食材也通过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快速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此外,吹肝、米肠、奶渣、苦荞粑粑等传统美食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烹饪方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品尝,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昔日,人们追求的是饱腹与丰盛,而今,绿色、健康、营养成为了餐桌上的新风尚。老百姓更加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与营养均衡。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稀有”食品。人们对吃的要求更高了,吃出健康、吃出享受、吃出文化已成为迪庆人的饮食追求。(此里只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