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幸福香巴拉·美丽新画卷 | 扎西牧场:一扇通往自然的窗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5日 20:39:00  来源: 云南网

  秋日的小中甸,山川浸染,黄色的秋叶脉络从山顶延伸至山脚,蓝天白云下,牦牛群在措纳湖中悠闲地躺着,绵羊低头觅食,秋趣满目,山野相伴。

  远眺措纳湖 殷洁摄

  “安修(音译)”,口哨声回荡山间。成群结队的牦牛从水中起身,向着它们的主人扎西培楚飞奔而来。

  扎西培楚生活在小中甸镇和平村支特小组,他家七代人都生活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山林与湖泊。“世代与这里相伴,我的祖先们深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扎西培楚指着自家民宿無舍扎西牧场前的措纳湖介绍,早些年,冬天湖水就干了,大家开着拖拉机去湖对岸砍树,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我看着日益衰败的牧场,不断倒下的大树感到十分痛心,决定要做点什么。”随后,扎西培楚修建起了一个小水坝,确保湖里一年四季有水,牧场在湖水的滋养下逐渐茂盛起来。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在扎西培楚一家的带动下树立起来。

  闲适的牛群 供图

  “扎西牧场民间自然保护区”的石碑立在路口,代表的是扎西培楚一家的态度,更是数百年来的坚守。从扎西牧场第一代守护人算起,扎西培楚已是第五代守护人,他的两个儿子也义不容辞接住了第六棒,他的孙子从小就知道不能在湖边扔垃圾,保护生态是家里最重要的事。

  父子二人在扎西牧场 殷洁摄

  “这是我的家、我的根,我不回来去哪里呢?”扎西培楚的小儿子七林培楚结束了在外创业的生活,回到从小生长的地方,用年轻人的方式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

  “最早的时候,父亲给游客当向导,游客们住着1个人15元的通铺。后来,父亲建起了三间房子,供游客住宿,游客们也十分喜欢我们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何不发挥好我们的环境优势,让更多人看到这份美,自发保护这份美。”七林培楚对接民宿品牌,高标准打造了無舍扎西牧场民宿,接待了超过五十个国家的游客感受扎西牧场的美。

  温暖的民宿内 供图

  目前,無舍扎西牧场有13间客房,可接受目的地婚礼场地预定。“旺季,需要提前两个月订房,我们已经接到了明年8月的婚礼订单。”七林培楚深切感受到父辈留下的绿山青山和观念思想,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

  民宿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一日活动安排,早上沿湖徒步,下午投喂小羊,晚上星空课堂。”一天的民宿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让客人深度体验自然带来的美好,才会发自内心去爱护自然。”七林培楚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带动更多人成为守护自然的践行者。

  民宿一角 供图

  “家就交给孩子们了,我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扎西培楚担任支特小组党支部书记后,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带领村民依托自然资源致富。“我规划把整个支特都发动起来转型做旅游,但是不能都一窝蜂搞民宿,你家搞特色餐饮,他家搞民俗体验,差异化发展才行。”多年来,扎西培楚明白了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家,建设好自己的家,才有根可循、有根可依。

  代代守护,代代传承,扎西牧场守护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殷洁 张帆 彭少杰 贡秋次仁 迪庆日报记者 何雨桐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