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妈妈”
有这样一个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妈妈”。她们用博爱之心将“妈妈”这两字的意义升华。
自2024年夏天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妇联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行动”以来,目前共招募到182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89名留守困难儿童。各行各业的女性踊跃加入“爱心妈妈”行列,以细腻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阳光。
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
龙安迪任职于小中甸镇农业农村服务发展中心,目前结对的是小中甸联合村的10岁孤儿“东东”(化名)。比起其他结对的妈妈,龙安迪与东东相距仅仅4公里,是为数不多的短距离“母子”组合。龙安迪作为土生土长的小中甸人,从小父母忙于生计,缺失的童年与东东有些许的相似。
从一开始东东对龙安迪关怀的防御到如今的无话不说,龙安迪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爱心妈妈”的温暖。在得到孩子的认可后,龙安迪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东东和奶奶的生活,她们之间断联不超周、见面每月见的约定让彼此的感情日益加深。“东东在游泳上展现出极大的天赋和爱好,今年夏天我们的夏日游泳计划也即将实现啦!”
爱是点滴汇成的“江河”
钱雯雯是一名90后宝妈,2024年,金江镇11岁的留守儿童“萱萱”(化名)走进钱老师的生命中,成了钱雯雯的“另一个孩子”。
“第一次见面时,我印象里面的萱萱发辫松散、衣服褪色,在得知孩子母亲改嫁、父亲去世。当时,就想到自己的孩子”。虽然成为萱萱妈妈仅仅只是一年不到时间,但钱老师通过幼师的经验,用润物细无声的母爱走进萱萱内心。近180公里,钱老师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驱车三小时去看萱萱。在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钱老师的手机备忘录、相册里全是两个孩子的生活点滴。
让“爱的接力”持续不断
如今,“爱心妈妈”们的行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慰藉,让留守的童年不再孤单,让困境中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在这个充满爱的季节里,“爱心妈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妇女节的意义,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守护者。未来,香格里拉市妇联将持续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不断扩大“爱心妈妈”队伍,丰富关爱形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为留守、困境儿童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迪姬竹玛 潘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