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力量守护雪域瑰宝——昆明城市学院“青红筑梦”实践团迪庆非遗探访之旅
近日,昆明城市学院教育学院“青红筑梦”实践团先后走进松林藏香非遗传承馆、尼西乡黑陶非遗体验馆、建塘镇金龙社区非遗体验中心、三坝纳西族乡等地,深度探访藏香、尼西黑陶、锅庄舞、东巴纸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在亲身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以青春视角见证非遗传承的坚守与创新。
千年舞步踏祥云,一缕藏香绕圣境
7月4日,实践团来到松林藏香非遗传承馆和建塘镇金龙社区非遗体验中心。在藏香馆里,成员们聆听讲解,藏香制作需选用30多种高原药材,历经18道复杂工序,每一步都凝结着藏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成员们亲身参与香料选配、香泥制作,在指尖的触感中体会“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古老哲学。
千年窑火熔陶魂,指尖传承续新篇
7月6日,实践团走进云南迪庆尼西乡的黑陶非遗体验馆。非遗传承人拉茸肖巴为成员们生动讲述了尼西黑陶的千年历史。成员们围在陶轮旁,亲手体验塑形、刻纹的过程,在泥土与指尖的互动中,感受“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
荛皮化纸书万象,薪火相传守初心
7月7日,实践团深入三坝纳西族乡,开启东巴纸非遗文化研学。东巴纸被誉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其制作需经采剥、浸泡、蒸煮、捶打、抄纸等11道核心工序,每一步都考验着制作者的耐心与技巧。 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成员们动手体验了树皮捶打、纸浆搅拌、手工抄纸等关键环节,亲身感受千年技艺的繁复与智慧。
千年锅庄踏云起,雪域舞步韵成诗
7月8日,昆明城市学院教育学院“青红筑梦”实践团走进迪庆非遗文化中心,沉浸式学习和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从理论学习到亲身共舞,成员们逐渐理解了这项舞蹈的深层内涵。它不仅是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更蕴含着“团结共生”的哲学思想,在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历史文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青春担当:让非遗在坚守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从藏香的药香袅袅到黑陶的沉静厚重,从东巴纸的纹理细腻到锅庄舞的热烈奔放,教育学院“青红筑梦”实践团的迪庆非遗之旅,是一次触摸历史、对话匠心的旅程,更是一次明确青春使命的旅程。未来,实践团成员将带着这份感悟与信念,以青春之力守护文化根脉,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