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歌声在风中飘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村民们跳起了热巴舞。近日的丰收节,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热巴舞国家级传承人马玉林身着传统藏装,左手挥舞着牦牛尾,右手舞动着拨浪鼓,欢快地跳起了热巴舞。

热巴舞是塔城其宗村的传统舞蹈,分为12种子舞蹈。每逢节假日,以马玉林为代表的舞蹈队就会跳起热巴舞庆祝。
“我是看着父辈跳热巴舞长大的,耳濡目染,对热巴舞很感兴趣。”马玉林说,从小跟随长辈们学习热巴舞的动作要领及热巴腔调,渐渐掌握了热巴舞的精髓所在,并成了村子里公认的热巴舞能人和领舞。

“我们也在不断适应现在的变化。”马玉林说:“完整地跳一次热巴舞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往我们都在田间地头、场坝里表演,时间绰绰有余。如今我们更多地需要在舞台上表演。舞台表演时间短,所以我们浓缩了一些章节,将精华部分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另外,为了传承好这一传统,马玉林还会组织村民们学习热巴舞,只要有兴趣的,无论是藏族、纳西族、傈僳族,也不论老人小孩,都可以来学习。村民央宗说:“节假日回家,我都会去看看热巴舞是怎么跳的,虽然还没学会,但感觉很有意思,它代表了我们村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此外,马玉林还将热巴腔调以文字、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传承热巴。

马玉林今年60多岁了。“我希望能够一直跳热巴舞,直到跳不动的那一天。另外,作为热巴舞的传承人,我也很希望能够将热巴舞传承下去,让外面的世界认识、了解热巴舞,看到多彩的其宗文化。”
云南网记者 彭少杰 贡秋次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