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迪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昔日闲置地 今朝聚宝盆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7:11:1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叶枝镇食用菌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务工的村民们在基地里收、晾晒木耳。但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毫无生机的场地。

  2024年,叶枝镇肉兔养殖项目处于停滞状态,为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叶枝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将该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推进,经过调研了解,叶枝镇与迪庆永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沟通达成合作意向,调整产业发展项目,开展木耳种植。2024年底,公司一期厂房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并进行菌包生产,菌包日产达2万包,场地重新焕发生机。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使合作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叶枝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协同村两委协助企业完成土地流转、扩大场地等工作。在充分保障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完成种植基地土地流转217亩。此外,公司与8个行政村签订《食用菌(木耳)供货种植技术服务收购合作协议》,通过用工、种植技术培训带动群众增收。

  “木耳一年可产两季,一亩地一季大概可生产1500斤的木耳,以一市斤30元的销售价格,亩产毛利可达4.5万元左右,纯利2万元。”在偌大的木耳晾晒区里,公司负责人任国强一边查看整齐摆满的、已经采摘好的木耳,一边说,“叶枝镇气候适宜,种出的木耳品质好,好几个企业已经和我们签订了销售合同。我们的木耳不愁销路。”

  “从开始的养兔场到后来的养牛场,到现在的木耳,已经先后换了三个老板了。这次是我们本地的企业,还和政府签了相关的协议,我们放心多了。”52岁的叶枝镇村民和光露出了笑容,他说,他和妻子不再担心换老板的问题了,可以安心地长期在家门口打工。一年的务工收入将会有8万元左右。

  像和光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特别是公司里的采摘季节,务工需求量极大。“我们平均一亩地需要100个工时,基地有217亩,需要务工人员两万多人次。”任国强介绍说,公司还向全体务工人员提供中午饭。截至目前,企业已发放务工工资超过200万元。

  一年间,一些效益不好的养殖场纷纷转向欣欣向荣的木耳生产基地,闲置地变成了聚宝盆。叶枝镇的党委书记赵志忠说:“我们希望能够将木耳产业巩固好、发展好,成为一个长期的‘摇钱树’,更好地惠及百姓。” 

  云南网记者 彭少杰 通讯员 江初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