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东坡村老药山组,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小村落,位于33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交通不便,村民们前往海拔1700多米的镇上办事,要在大山里折腾1个多小时,这还是修了水泥路后的结果。若是在2018年以前,走毛路,时间要更久。

大山深处的生产同样落后。“我们这里海拔高,只能种一些洋芋、药材之类的,以往,人均年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老药山小组彝族村民陆金明谈起过去的日子,直摇头。
如何提高村民们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是老药山组全体村民的迫切愿望。转机发生在2022年,老药山组傈僳族村民谷志全注意到了本村美丽的风景。老药山组位于哈巴雪山的侧面,风景迤逦,在这里还可以远眺玉龙雪山,虎跳峡就在脚下,长江第一湾就在视野尽头。雪山、草甸、夏季的花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在政府的支持下,说干就干,谷志全和他的合伙人开始依托老药山,吸引前来观景的游客。他们规划了观景路线,并给上山观景的游客们买保险;教导村民们勤洗澡、注重个人卫生,学会接待、服务游客;建了餐厅以及拥有20个房间的酒店,方便徒步归来的游客们歇脚;请来了网红大咖前来体验宣传。慢慢地,老药山有了名气,到2024年,老药山平均每天接待100名游客。
大量游客的涌入给老药山组的村民们带来了发展致富的契机。他们在村子里给疲惫的游客们牵马、做向导,仅这一项,去年每户每天收入约500元。此外,村民们还享受着土地流转费以及分红。“以前200块一天的活,大家抢着干;现在都没人干了。” 陆金明哈哈笑着说:“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以前出门,都低着头走路;现在,大家有了信心,都抬头挺胸啦!”
家乡的大山养育了村民,村民们也越来越清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请村民们在村子里捡垃圾,并守在关键路口,告诉游客们‘不能到处乱跑’;另外,老药山村接待人数超过4500人我们就会限流。”谷志全说,“在我们心中,保护生态和保护游客的安全同等重要。”
这个曾经落后的多民族小村落,借着生态美景,完成了“华丽转身”,它也将如脚下的滔滔金沙江水,向着增收致富的方向,奔流不息。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帆 殷洁 彭少杰
迪庆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红春


